压岁钱

网站首页    国学礼俗    传统习俗    压岁钱

压岁钱,又名压祟钱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可以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1]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2]

习俗源远

习俗起源

压岁钱(在广东叫俾利),年节习俗之一,其本真来由无考,传说是为了压邪祟。除夕夜吃完年夜饭,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是小儿新年最盼望的礼物。压岁钱相传起源较早,但真正在全国范围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古代的压岁钱有特制钱与一般通行钱两种。特制的压岁钱是仿制品,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或方或长,钱上一般刻吉祥如福禄寿长命百等。压岁钱,有直接给予晚辈的,有的是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其床脚或枕边。压岁钱本来是祝福的意义。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3-4]

消灾:汉族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5]  清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2]  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2]

发展沿革

汉代:有现存文献记载的压岁钱最早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千秋万天下太去殃除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立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

民国:长辈用红纸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长命百的寓意。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意味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

2050年代:币制改了,压岁钱也就开始五分、一毛地给,需要磕响头并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

2060年代: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一年到头见到糖的时间并不多。用几块糖替压岁,让一家人都很甜蜜。

2070年代:前期经济状况还是不太好,压岁真的是钱了,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压岁钱。

2080年代: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压岁钱额度成正比。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发赠。

2090年代:压岁钱不稀罕了,身不动膀不摇地就能得个成百上千块,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

21世纪初: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2014年的问卷调查显示90名孩子在春节一共收43.8万元压岁钱,人均收到4867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总数10005000元之间。参与调查90名孩子中,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 [6]

传统寓意

压祟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名字,黑身白手,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一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呓语而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疯疯癫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

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和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正要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祟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压祟。又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压岁 [6]

压惊

另有一说源于古。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爆竹驱,用食品安慰小孩,即。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压惊。据史载,王韶子南下,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压惊金犀。以后才发展压岁 [7]

避邪

压岁的作用,就连《资治通鉴》这样的正史也。书的第二十六卷中说到杨贵妃生子时,就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这里说洗儿除了贺喜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赐给儿子一道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从史料看,从汉代到清末,长辈在过年期间给晚辈包压岁钱的主要目的跟唐玄喜赐洗儿一样,就是避邪去魔。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秦始皇,他铸造的铜孔方独领风骚两千年。之所以铜孔方广受欢迎,跟天圆地的造型很有关系,而天圆地方则是从《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来的。这说从开始到衍变都被赋予色彩力量。如此看来,老百姓用此避邪去病驱等就是情理中的事了。

习俗变化

早期来说,压岁钱并不是给真钱,而只是给像钱一样的象征性的东西,是希望起到震慑性的作用。但后来,人们逐渐把压岁钱实用性的意义强化了,因此就变成了给真正的货币。

随着长辈在过年时包一块大洋给子女的情形出现,压岁钱的意义才发生重大改变。从此,压岁避邪去的功能逐渐结束,而其新担负一本万财源广步步高作用应运而生。

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在现代仍然盛行,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被父母拿去,或存进银行,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2014年春节,调查了北9010~13岁孩子,孩子2014年平均收4867元压岁钱,2013年上涨5%。其中,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共18个孩子,一共收到10.41万元,平均约5783元,高于压岁钱平均水 [7]  

2016年的《中国孩子的压岁钱调查报告》结论是:被调查者发给每个孩子的压岁钱平均数457.59元。该报告由新航道家庭教育研究院和向日葵认知教育实验室联合发布。

这一调查涵28个省市自治区,调查还发现:

100500元是人们发压岁钱普遍接受的范围55.71%的被调查者发出压岁钱的金额在此范围内;其次500800元,21.79%;再次10005000元,9.21%;给出压岁钱5000元以上的参与者,集中于福建、浙江等地区。

两次压岁钱调查差异较大,这也是当今压岁钱的发展趋越来越实用化,每年压岁钱的平均水平都会上升,同时,随着现代微信红包盛行,压岁钱开始向娱乐的方向发展,这也更加使人担忧。

成因分析

1.亲朋好友的经济水平提高了,自然给的压岁钱就多了。这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

2.朋友之间出于面子,人情往来,给晚辈的压岁钱太少拿不出手。

3.长辈对晚辈的过度溺爱。

钱财用途

2015214日,记者在成都一家儿童商学院了解到2014年一位妈妈送孩子学习理财她的压岁钱、零花钱都很多,我们不知道怎么。这7岁的小女生2014年的压岁钱达20万元,爸爸常年在外做生意,妈妈并不知道怎样帮孩子管理这笔钱虽然很多也是我们送出去收回来的礼金,但又想让她有的概,连续两年妈妈都为其购买了金条存入保险柜。

对于怎样帮孩子管理好压岁钱同时以此作为培养其财商的好机会,财商教育专家方媛建议:第一,可以共同将压岁钱存压岁钱基,成立账户,孩子家长共同监管,一人拿卡,一人拿密码。第二,可以共同签署一份使用合同,父母做甲方,儿女是乙方,限定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换取基金中的一定限额在家庭缺钱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用压岁钱支付自己的必须支出,例如学费、生活支出。在家庭不缺钱的情况下,告诉孩子这笔钱是亲友祝福你健康,健康则包身体健精神健财务健等等方媛特别强调不要对孩子说这次考试考到第三名,就1000元给你,这些都是在误导娃娃钱是可以控制人的。道德的东西和钱做捆绑,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效果

 

习俗意义

压岁钱,年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3]

压岁的感情成分、感恩意识和祝福意识逐渐淡化,很多人将压岁钱的多寡当做一种相互攀比的工具。不是对孩子的深情祝福,而是不良的物质教化和铜臭熏染,这应该及时纠正的。

随着红包越来越厚,压岁钱已成了不少家庭的负担。压岁钱更多的是一种祝福,包含着特殊的心意,应回归压岁钱的本质。很多孩子也拿到更多压岁当做重要目标,没有感恩和感谢意识 [6]

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2]

参考资料

1.  压岁钱有什么来历  .凤凰[引用日2020-11-01]

2.  春节习 压岁钱的真正含  .中国[引用日2018-07-22]

3.  传统文化:关于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武汉新闻[引用日2019-02-25]

4.  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  .中国[引用日2018-11-08]

5.  另类压岁钱:父母买股票给儿当压岁  .潇湘晨报[引用日2020-11-01]

6.  压岁钱的由_关于的压岁钱来历及压岁钱的传说有哪些  .聊历[引用日2015-11-23]

7.  过年压岁钱多少钱?各地压岁钱金额整  .下载之家2017-01-23[引用日2017-01-23]

2022年1月7日
浏览量:18620
诗词歌赋
国风乐器
国风服饰
中国建筑